耶稣基督,
上帝之子,
可怜可怜我吧
一个罪人。
我在一本叫梧桐树的梳妆台,加勒特·凯泽在其中一章讲述了一个男人一直低声念诵耶稣祷文的故事。这名男子可能来自东正教传统,在那里,祷告经常作为个人苦行实践的一部分不断重复。虽然它从未被罗马天主教徒广泛接受,但它让我想起了你在那个传统中经常听到的“万福玛利亚”:
万福玛利亚,满受圣宠,
耶和华与你同在。
你在妇女中受赞颂,
你所怀的子耶稣,是应当称颂的。
《万福玛利亚》的结尾是这样的:
圣母玛利亚,天主之母,为我们罪人祈祷吧,
现在和我们死的时候阿们。
是那句关于“我们死亡的时刻”的台词让我思考。
假设耶稣的祷告是一些人不停地喃喃自语的,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何时到来,他们试图做好准备。难道你不想这样想吗?在那个时候,这些话就在你的唇上,这样当你抬起头,看到18轮大篷车在州际公路上径直向你驶来时,你会继续说(虽然更紧迫一点):“耶稣基督!上帝的儿子!可怜我这个罪人吧!”那不是可以让你免费进入天堂了吗?
所以,这就是我今天在想的:也许有些人已经练习这个祷告很多年了,试图让它成为他们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,以至于这将是他们临终前说的第一句话。我在想,有时候(例如,当他们被巨大的噪音吓到时),他们可能会本能地喊出祈祷文的第一部分,他们可能会吓得忘记说剩下的部分。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认为,当你差点被卡车撞到的时候,你会说:“上帝啊!——而不知道祷告中还有更多的内容。所以,下次我听到有人喊耶稣祷文的第一部分时,我就会悄悄地为他完成它:
耶稣基督,
上帝之子,
可怜可怜吧
可怜的罪人。